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飄零詩集(丹桂飄香)

飄零詩集(丹桂飄香)

1 紙短情長(梅心的囑咐)

二個星期以來
整個人昏昏沈沈
如同在生死邊緣側身而過
緊靠住一句阿彌陀佛
拼命的念下去
讓心臟不致隨時停擺
如果真的面臨死亡的時刻
祇要心臟停止跳動
死亡是我的最愛
靠住一句阿彌陀佛
毅然回到西方極樂世界
再也不用貪戀
這個百苦交煎的娑婆世界
昨晚上在網路尋覓前世的事跡
無意間發現竟是前世的忌日
每個人都有無數的前世
但是有機緣留下事跡的人
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
到底是幸?還是不幸?
湖畔的好友們請多保重
梅心昨晚特別要求
老師不可以先走
看到好友們的期盼關懷
所有的熱情溫暖了老人的心靈
寫下了點點滴滴
留下紙短情長
~2002.11.20.飄零詩集

2 青山綠水

在中學讀書的時候
唱歌的練習地點
是在鄉村野外的瀑布下
單獨面對著大自然的青山綠水
聽聞著鳥語花香
清唱著喜歡的藝術歌曲
起初練唱的時候
唯有聽到瀑布傾瀉的聲音
練習的日子久了
周遭的環境
祇留下男高音的清脆歌聲
在短短的四年的光陰
自然流露的靈感
寫下不少熱情澎湃的詩作
送給同學作為致送女友的情書
學生時代的作品
如今留下的勉強找到三篇放入詩選
進入大學再也找不到
從前的歌聲與文才
~2002.11.20.飄零詩集

3 生命奇蹟

在人生的見聞裡
知道有些朋友
正是年輕力壯的年齡
沒有任何疾病的徵候
坐在家裡休息
看著報紙或觀賞電視
不知不覺身故死亡
似乎連一點痛苦都沒有
其實所有死亡的過程是完全一樣
祇是面對的環境與經過的時間
長短稍微不同
佛陀在經典中開示
人命無常在呼吸間
當你感覺手腳冰冷麻痺
心跳異常或停止
身體有如千斤壓迫
舌頭僵硬無法發出聲音
此時此刻唯有冷靜應付
放下周遭的人事物
不要去執著認真面對當下的危機
有宗教信仰的
用所信仰的宗教去祈禱
沒有宗教信仰的
試著念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
或許會發生生命的奇蹟
~2002.11.21.飄零詩集

4 無字天書

從無始劫以來
在無數量的星球
我們曾經來去自如
地球上的人類
大部分是從光音天
來到這個娑婆世界
從此未再回到
最初的故鄉
每個人的八識田裡
藏匿著一部無字天書
記載著輪迴轉世的過程與善惡業
地球的人口雖然已達六十億
阿彌陀佛為法藏比丘時
觀察了二百一十億個佛陀淨土
為了無量世界的苦難眾生
發了四十八個偉大宏願
歷經五劫的艱苦修行
終於成就了一個最殊勝的極樂世界
用來救護無依無靠的苦難眾生
~2002.11.22.飄零詩集

5 旅遊指南

上海是前世居住的
最後一個城市
也是今生居住的第一個城市
巧合的是
前世研究經濟學.今生研究財政學
居住的時間也相當
對於孩子稱呼的方式
也幾乎完全一樣
每個人的輪迴轉世
多多少少帶來前世的習氣
而且是根深柢固
唯一不同的地方
不再追尋浪漫的愛情
也不再喜歡夢想與寫作
更不願出洋留學
今晚瀏覽網路上旅遊指南
無意間發現
杭州西湖的畫舫.海寧的錢塘潮
廬山腳下的九江.武昌東湖的美景
一一呈現在網頁上
湖南鐵路分佈的情形
與澤畔行吟的路線
配合的相當好
從岳陽樓的上方眼望洞庭湖的氣勢
令人心曠神怡
長沙的建設一片繁榮的景象
已是現代化的城市
常德市交通網的便捷
桃花源的風景區
已成了現代的觀光勝地
~2002.11.22.飄零詩集

6 孝心即佛心

記得大兒子
就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
那年冬天的某日夜裡
自己突然發起高燒
也無法排尿
心理明白
已面對生死的關口
隨即起床
佛前上香後
盤腿坐在椅子上
一心念誦大悲咒
觀想一個死字貼在額頭上
繼續念了幾個鐘頭
到了深夜三點半
依然沒有退燒的跡象
就改念阿彌陀佛
等待最後時刻到來
清晨五點 叫醒了熟睡中大兒子
告訴他老爸的生命危險
找車子送到醫院去
醫院手續繁瑣
小孩子根本無法處理
所有的文件
就在一邊檢驗中一邊填寫
急診室護士告訴醫生
病人的體溫已四十一度
需要住院檢查治療
經過痛苦的治療過程
住院期間依然照常念誦大悲咒
一句阿彌陀佛就當做救命的唯一依靠
醫生預估三個星期纔會退燒
結果三天半完全退燒出院
回家當時問了大兒子一句話
你怎麼會送老爸到醫院
他的答覆不孝的因果他負擔不起
~2002.11.22.飄零詩集

7 四大皆空

地水風火
是世界的基本元素
地的生命
活在濕潤的泥土裡
水的生命
活在悸動的流水裡
風的生命
活在飄逸的空氣裡
火的生命
活在燃燒的光亮裡
人的生命
活在清淨的心泉裡
四大分解
呼吸停止
就是一期生命結束
~2002.11.22.飄零詩集

8 解脫的心

所有的眾生
沒有前世.何來今生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軀體是虛幻的生
也是虛幻的滅
業力是連接著今生與前世的鎖鏈
構成了輪迴的因緣
我們的身體也是由地水風火
基本元素所組成
四大終須敗壞回歸給大自然
保護著心不遭受情境的干擾
解脫的心就是快樂自在的人
~2002.11.28.飄零詩集

9 自然之光

所有的眾生
都是貪生畏死
如果怕死
最可靠的辦法就是虔誠念佛
其實死亡並不可怕
它是一條必經道路
所有的眾生都有自然之光
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如為個人私利敗壞社會
發出的微光自然混濁幽暗
若為群體而犧牲與奉獻
發出的心光自然照耀天地
如果是虔誠的修行
老實念佛又造福人群
發出的佛光自然直通佛陀的淨土
~2002.11.28.飄零詩集

10 神遊奇觀

1996年11月28日
是值得紀念的重大日子
面對奄奄一息的生命
展開了一場長期抗戰的奮鬥史
其中三次面對瀕臨死亡經驗
第一次神遊到達外太空
目睹獵戶星座的星象奇觀
較美國哈伯太空望遠鏡
傳回地球的圖片
不知精彩若干倍
第二次神遊地府
其餘鬼魂眾生一律跪地受審
唯獨老人坐著
明確告知陽壽早盡了
已不屬其管轄範圍
第三次半夜高燒神智不清
憑著修行的毅力
一心念誦著阿彌陀佛
高僧虛雲老和尚慈悲示現
交付年譜一部找到了解熱的藥方
~2002.11.29.飄零詩集

11 離騷餘韻

離騷為中國文學史上
第一長篇的抒情詩
氣勢雄偉變化多采多姿
從自敘身世背景
說明品德操守與才華
到亂辭的感嘆與表白
其著作的年代學者的說法
有主張作於初放漢北
有主張作於再放江南
就離騷全篇文義與情境
寫作筆法與感情之豐富
是屈原遊歷洞庭湖畔
將沅湘山川美景入詩
特殊的寫作題材
屈原每睡必夢
靈識脫體上下神遊
亦非虛幻的故事
為晚年居住玉笥山時期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一般人祇要熟讀離騷
自然培養成就寫作的才華
與對家國百姓熱愛情懷
~2002.11.29.飄零詩集

12 九歌探源

九歌收錄了十一篇作品
也是古今特殊的奇文
古今許多學者
對於九歌的評議與分析
千奇百怪莫衷一是
離騷與天問
兩度提到九辯與九歌
實質上它是虞夏時代的樂章名
自古以來華夏族裔
原本存在信仰多神的習俗
由於儒家早已提出
敬鬼神而遠之.未知生焉知死
將祭祀的禮儀制定規矩
屈原放逐遊歷江南
配合楚地的民情風俗
撰述祭祀的禮儀
將對於鬼神的畏懼
進化為相敬如賓
初步建立人性化信仰
對於漢代接受佛教的傳佈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02.11.29.飄零詩集

13 九辯正疑

九辯的作者
自古以來爭論不斷
部分學者將其歸屬屈原的作品
認為九章裡無法解釋的疑問
已在九辯中予以解釋
部分學者認為是宋玉模仿離騷的作品
充滿了濃厚的道家思想
二千餘年來
始終爭論不斷未有定論
千古謎題如何解
當從屈原長期放逐生涯
老年時身體機能衰退
又長期過著由暮到旦的失眠生活
對於心理層面造成的影響
是身心疲憊的極端痛苦
如果對屈原晚年其他作品
加入綜合觀察與對照
不難發現類似的重複詩句
就如同汨羅老人今生的作品
由於健康的長期失調
面對惡劣的工作環境
所造成身心疲憊的痛苦
同樣出現重複與解釋的作品
屈原的作品經老人重新釐訂為
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九辯與招魂
~2002.11.29.飄零詩集

14 戲碼

人生如戲夢醒全非
仔細思量抉擇正路
不管是為子或為父
不管是為男或為女
不管是有眷或獨身
不管是美貌或醜陋
不管是少壯或年老
不管是富貴或貧窮
不管是宿儒或白丁
不管是官員或百姓
不管是帝王或乞丐
時候到了撒手人寰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造善積德增添福壽
修行佛法超脫苦輪
一念醒悟立地成佛
~2002.11.29.飄零詩集

15 飄零歲月

生命是無常的
看著日漸虛弱的軀體
心裡清楚明白
知道剩餘的時間不多
趁著在鄉間渡假的方便
給自己更多的自由
日前夢境中 欲到佛寺上香禮拜
隨緣抽出三柱香剛巧不一般高
寺僧暗示時間已到了
醒來將電話線路撤除
不再對外連繫
認真安排身後去處
縱使昏沈入睡一日一餐
睡眠中依然念佛不斷
寫作時依然不忘修行
世間事
該了結的了結
該放下的放下
或許正是告別的時刻
~2002.11.29.飄零詩集

16 傳心燈

文人悟性各不同
大都守成不變通
抄襲摹擬自難免
如能延續古文風
等待時機開新局
彼此同屬傳心燈
~2002.12.02.飄零詩集

17 火中紅蓮

幾度寒冬幾度愁
黃菊守住遍滿山
梅花遇雪越盛開
文字無語人有心
放下俗緣不住山
火中紅蓮境更高
~2002.12.02.飄零詩集

18 靈台無物

輕聲一句我是誰
考倒癡漢千千萬
錯認假體有個我
牛胎馬腹還宿債
我字原本是假借
靈台無物成佛去
~2002.12.03.飄零詩集

19 無心人

逸君吹奏鳳凰台
歎息世事難圓滿
心中抱負大丈夫
萬家團聚展鴻圖

淵明採菊東籬下
絲雨栽種洞庭畔
文字不同志相同
嚴冬雖寒心溫暖

山川毓秀多雅士
古往今來皆做客
看破放下世間情
古剎青燈無心人
~2002.12.03.飄零詩集

20 生死劫難

最近一連看了幾個案例
在人生的黃金年華與高峰期
平常也沒有疾病的徵兆
一句遺囑未交代說走就走
人生就是如此無常
十幾年來修行佛法
看到種種的苦難與不幸
心裡會升起一個念頭
總有一天輪到自己
對於生命自然格外珍惜
能做一份善心善舉
當下立刻去做
能多一份修行因緣
當下切實掌握
面對自己的生死劫難
是每個人重要課題
已否做好準備
是每個人切身問題
~2002.12.04.飄零詩集

21 經典名著

車禍腦震盪以來
日子匆匆過去
快滿兩年了
經到原醫院復診
再次安排腦部透視
歸途順便逛了一下書店
無意間發現
美國詩人惠特曼的草葉集
印度詩哲泰戈爾的頌歌集
買回來送給小兒子研習
這兩部詩作
是老人十二歲時
首次接觸到的世界著名的詩集
轉眼間又過了將近半個世紀
草葉集經作者耗費三十七年的光陰
經過九次的增修改版
最後始完成傳世經典名著
~2002.12.07.飄零詩集

22 飄零的葉子

夜空下的獵戶星座
是最耀眼的星座
帶來輕安和平幸福
當您坐在窗台
凝視夜空
您可知道遠方的我
同樣祝福您
如今
我依然像飄零的葉子
在洞庭湖上
夜夜不眠
輕搖離騷這葉小舟
航向
不知名的遠方
~2002.12.07.飄零詩集

23 傳心法

絲雨版主設專欄
老人抱拳來賀喜
美麗人生世難求
唯有向內覓真理
達摩面壁歷九年
渡得神光傳心法
~2002.12.07.飄零詩集

24 空觀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世事本無常
如同曇花現
若能悟空觀
何愁不了道
~2002.12.08.飄零詩集

25 回西方

武當祖師張三豐
輪迴轉世又再來
九華朝聖地藏王
高僧預言見靈均

地藏菩薩大願王
原是汨老皈依師
水翁再現洞庭湖
跨海網緣遇故友

屈原岳飛徐志摩
名雖相異同一魂
曾為道士金剛師
今生念佛回西方
~2002.12.09.飄零詩集


26 鳳毛麟角

喜歡寫作的朋友
私下總是認為
自己的作品
是極稀有難得的珍貴
隔一段時間
仔細檢驗一下
值得再三閱讀的好作品
恐怕不到三五篇
能夠傳世的經典作品
留下一二篇已是鳳毛麟角
如果作者本身的道德
出現了問題
或許所寫的作品
從此再也找不到絲毫蹤影
~2002.12.14.飄零詩集

27 辭親割愛

前次鄉間渡假
內人來電催促回家
實質上面對生死的重要關卡
最怕親情的牽絆
祇要一哭一鬧
神識稍稍不留意
想要投胎做人
恐怕沒有那般容易
為了捨棄世俗的錯誤邪見
祇好遵照佛陀的教法
暫時辭親割愛
靠定一句阿彌陀佛
認認真真的修行佛法
一旦西方三聖
接引極樂世界蓮花化生
自然具備六神通法力
十方佛土任我行
再也不需要這個臭皮囊
~2002.12.14.飄零詩集

29 以德服人

老人到鄰近鄉村渡假
順便探望一些故舊老友
見到我的突然來訪
他們滿懷歡喜
一些不認識的新朋友
也主動自我介紹
對於老人的領導風格
早已耳熟能詳
一再感嘆沒有機緣
與老人共事
以德服人自然天長地久
以力壓人自然無濟於事
~2002.12.14.飄零詩集

30 上海杭州長沙

西元2002年12月15日
依據宿世之因緣關係
向國務院審計署提出
在上海杭州長沙任職

上海為前世今生舊地
徐志摩陸小曼的故居
依然由旅遊部門列入
六大名宅參觀的景點

杭州自古為江南名勝
岳王廟及岳墳的古跡
依然保留在西子湖畔
景色宜人又畫舫美麗

長沙春秋時代已建城
屈原著名的懷沙名曲
離騷情懷依然在流傳
訴說湘江的汨羅詩魂
~2002.12.15.飄零詩集

31 飄逸的雪花

我是月夜裡飄逸的雪花
隨著風兒到處遊走
追逐那不眠的尋夢人
在銀色的世界裡
一個美妙的舞姿
迴旋在夜色裡
悄悄地留下
淡雅的足跡
與大自然
溫柔地
結合成一體
給埋藏在泥土的種子
注入些生命的養分
這樣子的雪夜
是無比的溫柔與甜蜜
祇要等待春神到來
這個世界
到處是美麗的景色
枯寂的心靈
自然充滿春的氣息
~2002.12.18.飄零詩集

32 冬天的雷聲

昨日白天陽光普照
氣溫明顯上升
路上的行人
將外套脫下
拿在手上
邊走路
邊呼
熱得受不了
凌晨二點
突然下起雨來
來勢洶洶
雨滴打在窗台上
噪音吵鬧
讓人心緒浮躁
一陣陣閃電過後
接著
又是雷聲隆隆
冬天的雷聲
還是第一次親身經歷
忽然起了個念頭
或許此時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
給這多災多難的世界
遍灑甘露法水
洗淨人間的污濁
減輕眾生的煩惱與業障
如此轉移想法
內心自然升起一股清涼
隨意翻閱一下月曆
原來農曆十一月十七
恰巧是阿彌陀佛的聖誕
援例又是佛教徒回佛寺
禮拜三寶虔誠誦經的吉慶日子
冬天的雷聲給世界帶來了祥和寧靜
~2002.12.19.飄零詩集

33 潮流

女人是老虎
是聊天室
帶給我的新觀念
過去
一直沒想到的新詞
那麼
男人是甚麼
也得下個新定義
工商社會
女人當家做主是事實
大學考試.高等考試
榜上幾乎是女人多
政界商界學術界
許多的主持人
女人也佔了一大半
這個潮流似乎是擋也擋不住
~2002.12.19.飄零詩集

34 觀心(詩贈梅心 )

飛花輕入夢
一片梅花香
清聲吟古調
眉頭開笑顏

清水洗心懷
無愁亦無憂
心怡樂逍遙
無香真面貌

飛花落清水
順勢隨江流
回首觀源頭
時時心悠悠
~2002.12.19.飄零詩集
p.s.觀心為佛法心要

35 身心安樂

2002年12月19日
為老人與妻結婚
二十六周年紀念日
亦為老人罹患腦震盪
二周年紀念日
經就目前已完成的作品
佛門修行日課
宿世有關歷史資料
製作丹桂飄香光碟片
便利到各地旅行渡假時
隨時隨地取出運用
2002年12月20日
巧逢阿彌陀佛聖誕
也是佛門修行人
禮拜三寶
虔誠誦經的吉慶日子
特別祈禱十方諸佛菩薩
以佛力加持護佑
閱讀丹桂飄香的有緣人
業障消除身心安樂
~2002.12.20.飄零詩集

36 真空妙有

無我非無我
假體是妙有
四大謂之身
假借之妙體

念念在變遷
依然有吾心
頑石能點頭
豈是無心人

觀心乃本源
不識自本心
學佛無實義
何時能了道
~2002.12.21.飄零詩集

37 國恩家慶

我的父母親
是在對日抗戰期間
最為激烈的時刻
在廈門認識結婚
懷孕著
一個命在旦夕的新生命
在兵荒馬亂的歲月
有一餐沒一餐的過日子
肚裡的胎兒
自然是先天營養不良
終於抗戰勝利舉國歡騰
日本向中國正式投降
為了配合預產期
先父將母親提前送回
韓江流域梅縣丙村鎮的老家
母親留在老家待產
依然遵習俗從事農業勞動
九月九日為了迎接勝利
營養不良的胎兒
終於順利誕生了
可以說是家族中大事
正是國恩家慶雙喜臨門
依輩份排行命名列入族譜家譜
各房同時派員慶賀
輪流抱著瘦骨嶙峋的男嬰
等到滿月了
母親帶著嬰兒告別公婆親友
沿著韓江流域
從汕頭改乘海輪到達上海
從此展開了一生憂患的歲月
~2002.12.06.飄零詩集

38家譜世系

我的先祖
以詩書傳家務農為業
高祖見心公在滿清時代中舉
兩篇文章及家譜簡表
展轉送交我的手中
在1996年10月24日
完成見心公家譜世系表的初稿
上自唐叔虞肇始
下至見心公家譜世系
送給海內外親友參考
並以源遠流長作為封面
希望後代裔孫考證蒐集
按譜尋根一脈相承
父親是少林俗家弟子
據家族長輩及堂兄弟的描述
父親一身內外功夫了得
十二歲就在武館擔任教練
惜在我九歲時
父親因病早逝
無緣親眼見到他的內外功夫
不過他撰寫的毛筆日記
字跡清爽文字流暢
母親是接受現代的西式教育
在工商業發達的廈門長大
英文音樂造詣相當不錯
兒時常聽母親唱起
弘一大師李叔同的歌曲
如今八十餘歲箭步如飛
做起股票頭頭是道
~2002.12.09.飄零詩集

39繁華上海

襁褓時起
隨同父母住在
東方最燦爛的一顆明珠
--------上海
三年後
大妹也在上海出生
如今妹住
太平洋彼岸洛杉磯
遙遙相對
故土的錦繡江山
五口通商寫下了
列強侵略中國的慘痛史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這一頁悲涼的歷史
依然烙印在
每個炎黃子孫的心版上
甲午戰爭馬關條約
開啟了
列強侵略中國的大門
割地賠款
喪權辱國
抗戰勝利收復失土
結束了
百年的滄桑歲月
炎黃子孫能否記取
這一頁悲慘的歷史教訓
~2002.12.23.飄零詩集

40 飄搖歲月

裟婆世界
是八苦交織
冤仇相聚的苦海
戰爭是歷史的常態
承平時期
是人類社會的意外奇蹟
海峽兩岸展開了
六十年的飄搖歲月
深陷歷史的悲情
至今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炎黃子孫
還是洋人眼中
一頭睡不醒的東方獅子
國家局勢動盪不安
母親懷著二妹
祇好帶領一對小兄妹
從上海又搭乘海輪南下
到達海南島
二妹同時在此出生
小時候
曾經聽母親敘述
台灣海峽風浪險惡
搭乘海輪
船上大小乘客
幾乎吐到黃液滿船
小時的我
依然在船艙裡
戲耍頑皮
逍遙自在
~2002.12.23.飄零詩集

41屈原文化節

梅竹
汨羅江網站改版成功可喜可賀,昨日下午已經找到
新網站,並註冊加入會員,特別參考您完成的資料
,撰寫屈原文化節,在海峽兩岸同時發表,期盼對
於汨羅旅遊觀光事業盡一份心力,在此,老人特祈
禱十方諸佛菩薩.諸天神祇,賜福與您,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耑此
敬祝
平安愉快
             汨羅老人2003.09.14.
這是老人寫的詩:

屈原文化節

2003年 9月13日
是個特殊的旅遊觀光日
汨羅江畔的屈子祠
首次舉行了屈原文化節
麗日當空桂花飄香的日子
風景秀麗的玉笥山上
屈原碑林的新建築
配合舊時的景色
給沉寂了多年的古祠
變得熱鬧無比
人潮始終川流不息
汨羅江上
還舉辦了激烈的龍舟賽
一聲炮響
眾舟如長龍競飛
鑼鼓喧天
濺起的水花
鼓舞了江上岸邊
汨羅人的千古豪情
特殊風味的屈原酒、汨羅春
更是人們喜宴的珍品
汨羅市一日遊的觀光路線
也許是您最佳的選擇
沿著汨羅江往上游
到達了幕阜山
是洞庭湖扁山釣水高僧
昔年閉關修行的勝地
參禪念佛帶給您新的境界
~2003.09.13.飄零詩集

42 卑微的生命

我這卑微的生命
就像懸掛在枝條上的枯葉
已經無法發揮光合作用
生命力正加速崩解
隨時脫離依存的枝椏
唯一陪伴我的良友
就是阿彌陀佛的妙音
我們的生命
它是默默的來
也是默默的走
軀體如同暫住的房子
不管它是所華廈
或者是所茅廬
終究有一天會消失無存
唯有一生的善惡業
跟隨著我們的靈魂向前走
繼續它應有的行程
悄悄的我走了
帶走我心中的離騷情懷
也帶走我聖塔露西亞的歌聲
~2004.06.06.飄零詩集

43重返汨羅江

屈原離開汨羅江
已經二千三百年了
在這漫長的歲月
他一直在自己熱愛的土地上
輪迴轉世擁抱同胞
未曾遠離他熱愛的祖國
不論他是以何種面貌何種緣份
重新回到人世間
依然接受現實世界的考驗
永遠未曾喪失熱愛國家的情懷
楚辭學者西綺研究觀察細膩
一年前在網路屈原紀念館
提出屈原與岳飛的性格與志節
宛如就是同一個人
這是楚辭學術的重大發現
也符合中國人重視輪迴的傳統
當徐志摩搭乘飛機遇難
國民政府特別製作了一塊
中國詩人徐志摩之墓碑
至今依然聳立在海寧墓園
二千三百年來
這是第一個以中國詩人命名的學者
冥冥之中已經告訴國人
屈原已經輪迴又重返人間
祇是大部分的學者迷惑不覺
在民間流傳的故事裡
屈原與徐志摩同樣以金頭入殮
並被世人重視的中國詩人
汨羅老人設置屈原情懷網站
匆匆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
對於前世今生的相關真實故事
在丹桂飄香裡已經做了部分的解釋
老人決定在近期內重返汨羅江
並要求海峽兩岸當局協助順利通關
不得以政治理由給予任何干預
~2004.01.16.飄零詩集

44交響樂曲

每一個生命
就像飄浮在空中的雨
隨著風兒的方向
自在翱翔
四海為家
在變化多端的世界裡
尋尋覓覓
探究真理
書畫自己心靈的天堂
當空中的雨
隨風飄落
或許是
滴在田田的荷葉上
敲醒池蛙的睡眠
或許是
淋在茂密的森林裡
洗淨倦鳥的羽衣
每一個生命獨奏的旋律
在大千世界裡合音
匯聚成一首首
氣勢磅礡的交響樂曲
~2003.10.12.飄零詩集

45生命的跫音

戰國時代
楚國的逐臣屈原
於汨羅江殉國之後
相傳屈原的姊姊
曾經製作了半個金頭
並為屈原留下十二疑塚
躲避了秦國挖墳的命運
經過一百二十年
賈誼寫下吊屈原賦
開啟了楚辭的黃金時代
同時在玉笥山上建祠紀念
再經過七十年的歲月
司馬遷寫下屈原賈誼列傳
奠定了屈原中國文學史的地位

南宋時代
抗金名將岳飛
奉十二道聖旨金牌
從前線班師回朝
後遭秦檜假傳聖旨
在風波亭遇難
死後遺體
由獄卒偷偷的埋葬
經過二十一年的冤獄
在宋孝宗時始獲得平反
同時在杭州西湖畔
保留了岳墳
建築了宏偉的岳廟
奠定岳飛精忠報國的歷史地位

民國時代
曾任北京大學教授的徐志摩
1931年由上海搭機飛北京途中
在山東省黨家莊
因大霧飛機誤觸山岩
不幸罹難死亡
由前妻張幼儀料理後事
好友林徽音寫下兩篇悼文
徐志摩的作品
由妻子陸小曼整理出版
至今流通海峽兩岸
2001年初海寧的故居
成立徐志摩文物陳列館
奠定徐志摩現代文學史的地位
~2003.10.10.飄零詩集

46如是因.如是果

所有的眾生
曾經來來去去
生了又死.死了又生
彼此曾經
互為父母兒女
彼此曾經
互為兄弟姊妹
隔離了一生一世
誰也記不得前世的種種因緣
佛眼觀察眾生一律平等
自然顯示佛陀慈悲救世的本懷
從無始劫以來在無量的世界
我們曾經可能是善人
我們也曾經可能是惡人
當我們享受人間的快樂與愉悅時
或許是前世善業的果實
當我們遭遇人間的痛苦與悲傷時
或許可能是前世惡業的果實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依然是眾生公平生存的法則
~2004.11.17.飄零詩集

47如願以償

如果當您如願以償
清楚明瞭眼前的汨羅老人
就是春秋戰國時代
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時
您會深入研究
楚辭原文的精華
認真瞭解老人的前世今生嗎
如果當您如願以償
清楚明瞭眼前的汨羅老人
就是南宋抗金名將
精忠報國義無反顧的岳飛時
您會深入研究
岳鄂王文集的精華
認真瞭解岳飛百戰百勝的秘訣嗎
如果當您如願以償
清楚明瞭眼前的汨羅老人
就是清末民初的文學家
振奮新文化的徐志摩
您會深入研究
徐志摩文集的精華
認真瞭解人間四月天的悲歡離合嗎
經過漫漫長夜的輪迴歲月
老人終於在一念間醒悟
與其留下千古名
不如老實念彌陀
~2004.11.17.飄零詩集

48靜止的流水

東南亞的泰國
有位得道的高僧
曾經寫了本有意義的佛書
靜止的流水
希望啟迪人類的心智
達到人人邁向
自然解脫的境界
雖然人之不同
各如其面
擁有善良的本性
畢竟是一切眾生成佛的基礎
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
請問您的心靜止了嗎?
您的心是否如同靜止的流水?
~2004.11.14.飄零詩集

49學會放下.學會割捨

許多朋友總是害怕寂寞
在寂寞當中
總會糊裡糊塗
深陷社會這個大染缸
永遠逃不出
自己建築的羅網
在金錢名利中打轉
一旦失去自我的方向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如果人人懂得空的道理
學會放下.學會割捨
每個人自然是富有的自在人
2004.11.04.飄零詩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