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天地為吾槨,人間任我游。

天地為吾槨,人間任我游。

屈賦楚辭......玉笥行者

天下為公兮大道行
選賢與能兮國太平
炎黃子孫兮命一脈
堯舜禪讓兮留美德
禹湯文武兮師前聖
周公孔丘兮相繼傳
代代不絕兮華夏興

秭歸故鄉兮山川美
屈原祠堂兮今猶在
忠貞志節兮本初衷
流離失所兮奸佞陷
愛國情操兮臣當為
自投汩羅兮抱心石
千秋萬世兮終不悔

楚歌氣壯兮滿江紅
改頭換面兮人不識
魂魄猶在兮心未死
端陽佳節兮划龍舟
三魂七魄兮聲聲喚
命如懸絲兮猶斷腸
寄語鄉親兮吾將歸
~2001.06.21.慧海詩選

弘一大師讚......玉笥行者

弘願未了兮再來人
一本初衷兮志節堅
大地回春兮度群迷
師心相傳兮重戒律

手足情深兮喻叔同
船渡東瀛兮學古風
音律書畫兮修內德
時機成熟兮離俗緣

辭親割愛兮釋迦行
示現病容兮悟無常
六根清淨兮無罣礙
一心念佛兮證涅槃
~2001.06.22.慧海詩選

神農讚......玉笥行者

長江三峽兮峻又險
野人獻曝兮存遺跡

古木蒼蒼兮雲飄飄
煙雨濛濛兮境幽幽

猿聲嘹亮兮震天音
鳥語花香兮喚人心

炎帝神農兮思慮遠
存留遺風兮照萬邦
~2001.09.25.慧海詩選

汩羅頌......玉笥行者

長江浩浩兮向東流
秭歸郁郁兮山川美

朗朗書聲兮震千古
豔豔柑桔兮溢香甜

風塵僕僕兮為國事
朝政濁濁兮遭災殃

世世聖賢兮志相同
戚戚悲痛兮撰離騷

長夜漫漫兮天不明
路途遙遙兮終未歸

燄燄紅日兮曬枯骨
涓涓汩羅兮潔吾身
~2001.09.27.慧海詩選

暮鼓晨鐘......玉笥行者

晨曦曙光
照亮九天兮
柔媚月色
遍佈九州兮
暮鼓晨鐘
喚醒人心兮

世事無常
命運坎坷兮
人心混濁
百姓艱辛兮
壯志凌雲
志節高尚兮

桂花飄香
秋月圓滿兮
九九重陽
敬老尊賢兮
孝心佛心
不二不異兮

一心念佛
心境平和兮
念念彌陀
蓮花朵朵兮
人心清淨
極樂國土兮
~2001.10.24.慧海詩選

相由心生.....玉笥行者

秭歸故園兮照面井
善惡立見兮判忠奸

相由心生兮一念起
靈魂清濁兮雙目現

捨生取義兮聖賢心
貪贓枉法兮奸佞行
~2001.10.30.慧海詩選

生死自在.....玉笥行者

對於所有的眾生而言
宗教信仰是心靈力量
生命祇是個過程
死亡並不是結局

西藏度亡經的影片裡
密宗的上師慈悲開示
生命並不可喜
死亡並不可悲

淨宗往生錄影帶顯現
一位九四高齡老菩薩
臨終時無憂無懼
一心念佛的安詳

在五濁的娑婆世界裡
眾生面對無盡的苦惱
運用慈悲智慧
自然生死自在
~2001.11.15.慧海詩選

生命的遺跡.....玉笥行者

十五年來
跟著師父修行佛法
從來不去探詢
前世今生的問題
唯一目標
就是如何觀照心念
老實修行

師父早期總是念著
徐志摩再別康橋的詩句
後期再加上
人間四月天的叮嚀
在2001年12月31日
海寧故居已成立
徐志摩文物陳列館

最近兩年來
師父一再高歌
岳飛的滿江紅
今年端午節晉見師父
暗示黃河渡口的前世因緣
景色秀麗的杭州西湖畔
依然奉祀著岳墳及岳王廟

在2001年01月31日夜晚
師父給予明確指示
以屈原本來面貌留下作品
汨羅江邊的玉笥山上
依然奉祀著屈子祠
端午節至今保留吟詩作賦
以及包粽子划龍舟的習俗
~2002.05.15.淨偉詩集

奔向海洋.....玉笥行者

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國家
一直孕育與創造著
屬於自己的文化與文明
守住家園、落葉歸根
已是這塊土地上的人民
世世代代相傳的思想

黃河是中原文化的搖籃
歷經五千年的歲月
栽培無數代的人才
長江是中原經濟的命脈
不管發生水旱天災
永遠是人民生活的糧倉

這塊土地住著龍的傳人
它屬於海洋的民族
千百年來僅是固守海疆
尚未發展海洋文化
它無法跨越自我的籓離
龍的傳人何時奔向海洋
~2002.05.16.淨偉詩集

孔雀明王菩薩.....玉笥行者

五月洞庭梅雨季
湘省豪雨下不止
水位上漲超警戒
巴陵告急人人懼
若能稱念孔雀王
諸佛菩薩同護持
玉帝龍神皆歡喜
大水化成小雨滴
洞庭湖畔復平靜
人人無懼民安寧
~2002.05.16.淨偉詩集
p.s.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為唐代護國寶典

江永女書.....玉笥行者

瀟湘文化舜帝陵
道德治世民太平
男人讀書爭功名
埋骨荒山徒奈何

江永女書太稀奇
代代相傳古文字
女人有苦無處訴
一紙女書道真情

女書流傳活文字
距今已有七千年
男人看了乾瞪眼
女人見了笑嘻嘻
~2002.05.17.淨偉詩集

寒山拾得頌.....玉笥行者

諸佛菩薩住世間
慈悲示現度群迷

豐干國師不饒舌
你我何能識本來

寒山有詩傳千古
文殊大智妙難言

拾得賦詞任人誦
普賢大行顯悲願

眾生若要超生死
不念彌陀又念誰
~2002.05.19.淨偉詩集
http://www.phlst.cn/
http://www.3xgd.com/zt/dwj/
http://www.quyuan.cc/index.asp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8392517
http://home.educities.edu.tw/f5101231/index6.html
http://www.xuanhuafb.com/html/html/lyz/lyzwz.htm
老人在2000.12.18下午四點二十五分開汽車途中
遭醉客從後駕車追撞造成腦震盪目前尚在診療。
2001.01.31.夜晚師父在眾師兄面前揭開千古謎題
以屈原本來面貌面對世人,2001.01.31.夜晚同時
在奇摩筆記本成立屈原情懷專屬網站。
汨羅老人在十八歲時寫下如此的短句:
天地為吾槨,人間任我游。
一身傲骨,永遠戰鬥。

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魂(歸鄉)

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魂(歸鄉)

湖北省秭歸為戰國時代屈原出生地,如今仍保留著熊、屈不通婚之禮
俗!溫姓為周武王弟唐叔虞分封山西太原溫邑,故以封地為姓,如今
山西太原唐叔虞妃廟香火鼎盛,全球各地溫姓裔孫仍然保留著朝聖禮
俗!諸如唐太宗時的溫氏三彥,以及著名的詞人、詩人先祖溫庭筠字
飛卿,均為一代人傑;東晉溫九郎公派下,由於撥茶事件,因血緣關
係如今仍保留溫、林不通婚之禮俗!在1996年時,汨羅老人編制
溫姓族譜家譜時,核算發現從唐叔虞綿延傳至太原堂溫氏肇基公派下
溫帶彬,剛巧傳了 130代。
據汨羅老人的佛門師父告知,由於今生虔誠修行佛法,臨終時將燒出
修行人堅固舍利子,由於汨羅江畔屈子祠十二疑塚與秭歸屈原祠內,
僅保留屈原衣冠塚,並無靈骨存在;汨羅老人是在中日戰爭長沙大會
戰期間,回到湖南長沙受孕懷胎: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魂!如果中
共中央同意並免費協助,汨羅老人靈魂縱使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舍利子靈骨願意回到湖北省秭歸鳳凰山屈原祠旁建塔供奉常駐祖國!
汨羅老人今生為佛法修行人,已經救助眾生無量無邊,如今仍然繼續
至誠念誦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得蒙阿彌陀佛慈悲放光接引
賜給蓮花,剎那間回到彌陀家鄉!
~三寶弟子楚三閭大夫屈原溫帶彬2011.05.29.台灣台北
http://www.3xgd.com/zt/dwj/
http://bhwh.wplwh.org/9-1.php?id=3
http://members.shaw.ca/gtclee/chant.htm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8392517
http://audio.buddhistdoor.com/chi/play/86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e0ba40100dxuk.html
汨羅老人溫帶彬              
新北市中和區復興路十二號四樓
wen34991024@yahoo.com.tw
29401742

無我

無我

能知前世而不執着,
能知後世而不欣然。
抹掉了以往的生命痕迹,
模糊了今後的生命旅途。
像從遠古漂流的至今的水滴,
與大海溶爲了一體。
浩浩蕩蕩無邊無際的H2O,
還能否分辨出哪個一滴。
無你無我無他,
就是一個永無分别的整體。

http://bhwh.wplwh.org/9-1.php?id=3
http://members.shaw.ca/gtclee/chant.htm
http://audio.buddhistdoor.com/chi/play/860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屈子精神!

屈子精神!

轉貼微笑先生的評語__2003.10.01.
汨羅老人一曲《桑塔露琪亞》獲得眾人一片掌聲!發聲非常正統!
嗓音清亮、 底氣十足,不愧為“美聲”。

以下是引用思維在2007-1-26 20:40:08的發言:
先生愛祖國愛家人愛歷史文化愛洞庭湖畔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有帖為證!
分明是“上下求索”的屈子精神!湖畔之幸!本網民之幸!

大成裕2009-11-04 18:00:01的發言:
溫老先生:您或許就是屈原的轉世、化身。
慷慨悲歌,唯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http://www.3xgd.com/zt/dwj/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8392517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L5Ipj9H5-c/

http://home.educities.edu.tw/f5101231/index6.html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汨羅江賦


汨羅江賦
--原著--岳麓123

壯哉汨羅江,三閭于此吟離騷之章;
美哉汨羅江,屈原在此答漁夫之問。
江水渾濁,佞臣近兮廟堂;
汨羅清流,賢良遠兮澤畔。
心憂楚國,不敢須臾忘懷;
一去二千年,年年龍舟競渡。
嗚呼哀哉!
百舸爭流,千古詩魂依然在!
~2011.05.21.楚三閭大夫屈原改編
http://www.3xgd.com/zt/dwj/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8392517
http://www.56.com/u47/v_MjA4NzU2NjA.html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1914167.html

巴文化消失之謎


巴文化消失之謎

二千多年來,有的屈賦學者研究認為:屈原為文學家、政治家、宗教
家、外交家、軍事家、教育家、音樂家、水利家,從各別不同角度,
論述屈原多方面的才華;在戰國時代,屈原本為巴族政治領袖,巴、
楚政治與軍事結盟後,21歲時,即被楚懷王授予左徒一職,負責楚
國內政改革與外交結盟政務工作;楚國宰相昭睢並將孫女許配給屈原
;楚懷王為了提升屈原在楚國王室地位,特別恩寵賜姓屈,讓巴、楚
結盟關係更加緊密,以獲取屈原與巴族人民的充分信賴。屈原在外交
結盟政務工作上,可以說是完全的成功:屈原到齊國從事外交結盟工
作,由於齊王的賞識,有意將義女許配給屈原,在孟子與孟嘗君媒合
之下,又娶了一門妻室;再加上孟嘗君門下有三千位博學多能說客協
助,終於在短時間內,完成韓、趙、魏、燕、齊、楚等國合縱軍事聯
盟,並由楚懷王擔任縱約長。至於屈原在楚國內政改革工作上,由於
關係到楚國貴族守舊派利益,再加上楚國內奸靳尚、鄭袖、子蘭等王
親國戚,暗中接受秦國宰相張儀重金收買,造謠生非,誣衊屈原;楚
懷王並建築了細腰宮貪婪美色;縱使屈原一再忠心上諫,秦國宰相張
儀亦一再重金收買內奸靳尚、鄭袖、子蘭等王親國戚;屈原30歲時
,楚懷王終於將屈原降為掌管昭、景、屈與百姓主管教育的三閭大夫
,不得上朝過問任何政務。實際上,屈原擔任三閭大夫一職時間相當
長,所培育出來的楚國優秀人才,可能遠遠超過孔子培育出來的數量
;所以有楚材晉用的成語。
由於秦將白起攻佔郢都後,曾經活埋楚軍二十萬人,大部分為巴、庸
子弟兵;秦將白起攻佔趙國都城後,又活埋了趙軍四十萬人子弟兵。
在秦將白起攻佔郢都後,此時已經年老的屈原,繼續在汨羅江畔居住
了九年,一方面發奮寫作,將中國上古文化精華,刻意保留下來,保
存些蛛絲馬跡;一方面眼見楚國復國無望,讓存活下來的巴、庸人口
,指示延著水路分散退入山區避難,保存些巴、庸民族實力。汨羅老
人在離騷的真正含意一文內,已經說明當楚國遭遇危急存亡之秋,屈
原仍然以巴族政治領袖身分,呼籲巴、庸子弟投入戰場挽救楚國危亡
;屈原(離騷)一辭的真正含意,實際上所指的是為楚國前途設想,
挽救楚國危亡的復國計畫。秦將白起攻佔郢都後,不但屈原三個兒子
,不在身邊;就連屈原的學生宋玉、唐勒、景差、屈署、景陽等也失
去了蹤影。甚至於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屈原三個兒子:一子改姓
房、一子改姓孫、一子仍然維持姓屈;屈原的裔孫與現代的土家族是
同根共祖。屈原裔孫已傳了103代, 2009年三峽日報聯合學者,跨越
九省考察所得屈原裔孫人口 130萬數字是不確實的;何況考察小組已
經查明藥王孫思邈確實為屈原裔孫,那麼說來,屈原裔孫改姓房、改
姓孫的裔孫,究竟分別還有多少?戰國時代屈原裔孫總人口到今日已
經傳了103代,僅僅130萬,豈不是笑話!如果加上土家族人口802萬,
纔是春秋戰國時代巴族、庸族現在實際總人口數。至於部分楚辭學者
,曾經提出屈原應該屬於現在土家族的先祖,如今仍然未能依據現代
最先進科學儀器,從人類學的基因角度,以科學方法去分析屈原裔孫
與土家族的血統關係。
屈原是否抱石懷沙投汨羅江自殺而亡,汨羅老人肯定答覆:屈原是年
歲高壽自然死亡!屈原晚年是居住在汨羅江畔玉笥山上,由女兒、女
婿以及巴族人民陪伴度過九年的晚年生活,何況巴族是依水而住的民
族,人人熟識水性,巴族的宗教信仰,是不允許自殺的行為,自殺的
靈魂將無法獲得救贖,無法上升天堂。雖然屈原的作品一再提到:吾
將從彭咸之所居;彭指的就是彭祖高壽八百;咸指的就是巫咸,神靈
。戰國時代巴族以虎為圖騰,善於占卜、歌唱與舞蹈,並以船棺葬做
為祭祀禮儀,沒有自己的語言與文字,以中原的語言文化做為自己部
族的語言與文字;今天的土家族同樣沒有自己的語言與文字,同樣以
虎為圖騰,善於占卜、歌唱與舞蹈,在武漢東湖土家族端午節紀念屈
原祭典並以跳喪舞做為祭祀禮儀。
中國歷史的傳統,北方出帝王,以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代表中華文
化的精華,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家,開啟了中國的科舉制度;
到了漢武帝晚年,又迷信黃老神仙巫術,不但弒殺太子,復下旨衛皇
后自盡,造成宮廷內一連串的悲劇。南方出才子,以長江流域的楚辭
,代表中華文化浪漫主義精神。孔子的儒家思想,完全代表朝廷廟堂
文化;屈原的楚辭思想,纔是開啟中華文化美麗花朵的根苗!屈原的
離騷體文化,並且繼承吸收了華夏文化的精華,與詩經併列為"風".
"騷",且遠超過詩經對後來中華文化的影響,不論漢賦.唐詩.宋詞
.元曲.古今散文的興起,均從屈原離騷體脫胎換骨而來。
http://www.3xgd.com/zt/dwj/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8392517
http://www.56.com/u47/v_MjA4NzU2NjA.html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1914167.html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玉笥行者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玉笥行者

2011.05.11起在清晨空中
在太陽移動的黃道
天空中將出現
金、木、水、火、天王和海王
六星連珠的異象奇景
且會持續數週之久
在2012年世界末日是否會降臨
現代科學家的普遍看法
與馬雅、羅馬、希臘或蘇美人傳說
自然在見解上有所不同
依據佛教經典的記載
過去若干劫以前
的確曾經有四個地球遭遇過毀滅
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並未提起現在的地球
何時將會遭遇毀滅
眾生不論遭遇到何種恐怖、惡毒、厄難
祇要虔誠讀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
或念誦佛母大孔雀明王聖號或咒語
將為七佛世尊、帝釋天王、護世諸大天王、
諸大龍王、諸大藥叉王、諸大鬼女、諸大毒類、
諸大囉沙西、諸大天母、諸大毒藥及諸藥神、
諸大河王、諸大山王、諸大仙人獲佑。
諸星宿天、四方各居七、執曜復有七、
加日月為九、總成三十七;勇猛大威神、
出沒照世間、示其善惡相、有勢大光明。
從以上釋迦牟尼佛的慈悲開示
人類內心所製造的貪、嗔、痴三毒
纔是徹底毀滅地球的因
如果人人奉行內心的慈悲、祥和、寧靜
縱使地球遭遇了毀滅
我們高貴的靈魂
自自然然能在宇宙無量數的星球
找到一個屬於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
2011.05.11歸州詩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JWZj-QkQI/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JpCF6KgyDU/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2JBmlEqQsY/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8tiaqMyUdQ/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CiC8jVMe5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6JtizuzgKc&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m1Pj27fYAY&feature=related